在高粘度齒輪泵的故障診斷工作中,人們發現,齒輪泵的大部分故障并不是突然發生的,事先都會伴隨有一些征兆,如振動、噪聲、泄漏、發熱等,發展到 程度才導致故障。如果這些征兆能夠及時發現,并加以控制或排除,高粘度齒輪泵出現故障的機率就減少了。因此,了解高粘度齒輪泵的典型故障類型,有助于分析其內在聯系,從而進一步確定故障的類別及故障發生的原因、部位。
無出口壓力或壓力不足
值得注意的是,泵并不能產生壓力,它只是輸出流量。壓力低或無壓力,說明高粘度齒輪泵沒有吸入液體或泄漏嚴重。電動機輸出功率偏小、齒輪泵排量選得過大或壓力調得過高時,也會造成壓力不足。當然,壓力表損壞或壓力表節流孔堵塞時也顯示不出壓力,此時可換裝一個新的壓力表檢查。
無流量或出液量不足
如果確認泵無流量輸出,可能是由于泵安裝有誤、泵的轉向不對,或吸入側(進液口及吸液管道)堵塞、出口止回閥裝反或卡死了,也有可能是驅動軸斷裂了。
高粘度齒輪泵在轉速過低時會引起出液量不足,這種現象往往是由于泵的驅動裝置打滑或功率不足所致。此時應檢查齒輪泵的實際轉速、泵與電動機的聯接及功率匹配情況等。
異常振動和噪聲
由于高粘度齒輪泵工作介質的粘度較n,因此容易產生吸空現象而引發較大的噪聲。齒輪泵的加工精度不高、困油現象解決不當、軸承質量不好、流量及壓力脈動大、泵內部零件磨損或損壞,都將引起噪聲。齒輪泵主動輪與電動機軸的對中性不好或聯軸器松動、齒輪泵的轉速過高或旋轉方向不對、進液管吸入空氣、管道支承不良等等,均會導致噪聲過高。
泄漏大生產實踐中,齒輪泵90%以上的故障都是由于齒輪兩側板內表面磨損,使得端面間隙增大、軸向泄漏量增加引起的。采用固定間隙結構的齒輪泵,其軸向泄漏量約占總泄漏量的80%左右。若在齒輪兩側采用浮動軸套或彈性側板,軸向泄漏將會減少。油封與高粘度液體的相容性差、老化失效、密封裝置安裝錯誤也會使液體經密封件外漏。過大的泄漏量將引起液體發熱、粘度下降,進一步增加了泄漏,使得出口壓力達不到規定值,造成齒輪泵輸出流量減少、效率降低。
溫升過高
高粘度齒輪泵所輸送介質的粘度較高,壓力損失、容積損失及機械損失也就較大。運行過程中,這些能量損失轉化為熱能,使得軸承、密封件部位及齒輪泵外殼的溫度升高。電動機傳動部分的同軸度超差、運轉過程中有拐緊和別勁現象時也會引起高粘度齒輪泵異常發熱。
泵的內外泄漏使大量的液壓能轉變為熱能,導致液體溫度升高,同時使得零件產生熱變形,引起不同膨脹系數材料的運動副間隙發生變化。間隙變小時,運動件之間會因干摩擦而導致局部過熱;間隙變大時造成泄漏增加,其損失轉化為熱能,使高粘度齒輪泵等的溫度進一步升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