圓弧齒輪泵的常見故障與維修方法
(1)故障現象:泵流量不足故障原因:1)吸入或排出閥關閉;2)入口壓力低;3)出口管線堵塞;4)填料箱泄漏;5)轉速過低。
對策:1)確認閥門是否關閉;2)檢查閥門是否打開;3)確認排出量是否正常;4)緊固;大量泄露漏影響生產時,應停止運轉,拆卸檢查;5)檢查泵軸實際轉速。
(2)故障現象:泵不能排料故障原因:1)旋轉方向相反;2)吸入或排出閥關閉;3)入口無料或壓力過低;4)黏度過高,泵無法咬料。
對策:1)確認旋轉方向;2)確認閥門是否關閉;3)檢查閥門和壓力表;4)檢查液體粘度,以低速運轉時按轉速比例的流量是否出現,若有流量,則流入不足。
現代機械向高速重載方向發展,勢必導致傳動系統及其零部件發熱嚴重,尤其在貧油甚至無油潤滑的條件下,一方面系統中熱生成速率加快,另一方面因熱量無法隨潤滑油散逸而積累起來,導致溫升加劇,零件出現變形甚至破壞,從而導致整個傳動系統工作失效。若為降低齒面溫度而增加潤滑系統的體積,這將導致整個齒輪傳動系統輸出功率的降低,且體積增加,限制了齒輪傳動系統在井下驅動采油設備中的應用。在井下工作環境中,齒輪箱潤滑油得不到二次補充,在貧油或無油潤滑工況下,齒面或滾動體接觸處摩擦生成的熱量會導致過大的熱變形,使齒側間隙,出現齒輪“楔緊”現象,甚至被卡死。因此,嚙合齒輪的齒側間應留有微量間隙。這個間隙通常是由制造時的齒厚 小減薄量及其公差來給予的。為此,在齒輪傳動系統設計中,如果揭示傳動系統的發熱機理、預測傳熱過程及溫度分布,知道某一工況下傳動系統究竟處于什么樣的溫度場、哪些零部件(或部位)是溫度較高、易于失效的危險零部件(或危險部位),就可有的放矢地進行改進,這正是熱分析的意義之所在。